IPS诱导肠类器官的培养历程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:人多能干细胞的培养、内胚层的分化及中/后肠模式诱导、以及最终的类器官培养。本文将重点讨论第三个阶段——类器官培养。
一、准备工作
在进行类器官培养之前,需要准备以下试剂和材料:
- 人正常肠类器官培养试剂盒(编号:abs9545)
- 基质胶(低因子、无酚红)(编号:abs9495)
- 15ml离心管(编号:abs7102)
- 15ml EP管若干(编号:abs7119)
- 24孔细胞培养板(编号:abs7035)
- 金属冰盒
二、操作流程
1. 加胶、点板、加液
这是整个类器官原代操作的关键步骤。
(1)准备工作:基质胶需在金属冰盒中于4℃冰箱内融化过夜,离心管和枪头需在-20℃提前预冷至少半小时。融化后的基质胶可在4℃中保存,建议在两周内使用完毕。
(2)接种和点板:在24孔板(abs7035)中,每孔添加25μl基质胶和500-750μl的类器官培养基。
(3)混合和细胞沉淀:将细胞团与基质胶轻轻混合(避免产生气泡),并在金属冰盒或冰上进行操作,建议在半分钟内完成。
(4)培养:将培养板放入37℃培养箱中,约40-60分钟后固化,再添加500-750μl的类器官培养基进行培养。一般在10-14天后,大多数类器官的直径可达到200μm-500μm,此时可进行传代操作。
2. 类器官传代
根据类器官的情况,传代可分为两种情况:
(1)类器官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
类器官的收集与洗涤需要特别小心。详细步骤如下:
- 使用移液器吸去旧培养基,添加4℃类器官传代培养缓冲液G,轻柔打散基质胶,收集于15ml离心管中。
- 进行洗涤,再次添加缓冲液,冷藏处理以软化基质胶。之后进行离心,选择适当的离心机,以促进类器官与基质胶的有效分离。
(2)类器官数量不足或体积较小时
收集、吹打和洗涤流程与上述相似,但需要更细致的处理以确保细胞团的复合度。
3. 冻存技巧
冻存时要注意,类器官在指数增长期进行冷冻,通常选择传代后的第3至第4天进行冻存。收集后进行洗涤和离心,然后添加冻存液,将其轻柔重悬并立即进行冻存。
4. 复苏步骤
实验前需将水浴锅预热至37℃,并做好消毒措施。取出冻存管后迅速解冻,添加缓冲液轻柔混合后进行离心,最后接种到培养板中。
关键注意事项
- Matrigel操作需全程在冰上进行,以避免早期固化。
- 细胞应确保达到85-90%的融合,以利于球状体的形成。
- 生长因子的应用应新鲜配置,避免反复冻融影响活性。
- 严格进行无菌操作,并定期检测支原体污染。
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操作流程并对细节进行优化,可以高效生成功能性人类肠道类器官,适用于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等多种研究。而南宫28NG相信品牌力量,将为您的科学研究提供值得信赖的支持!